
電視深宵重播《
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才猛然發現,時光真的很無情,當年筆者在劇院內看這齣電影,因為喜歡內裡的味道與感覺,其後又再買了此片的光碟,誰料一轉眼又已五年,而重看此片,感覺與評價跟從前,亦不完全一樣
1。這尤其是最近看了些分析日韓電影與文化的書,更能以社會及文化的高角度去審視電影創作背後的集體投射意識與情懷,不必單憑個人觸覺、喜惡或以類型格局去判斷一齣電影。而重看《
在》片當中的細節,像部分影評人所說,把之解讀為「日本人懷緬八十年代社會及經濟光輝時期」的作品,亦的確合情合理。而如果說,「
索尼」(
SONY)的「
隨身聽」(
Walkman)是日本八十年代科技與經濟攀上世界顛峰的最佳印證的話,那麼,校園生活及「初戀」,亦正好象徵了現代人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因此,電影不斷把兩個時代交替重疊,實際上亦即意味著「美好的日子」不會重來,而男主角/日本當下要做的,就是攜著「有缺陷」的律子/日本社會,繼續走完餘下的路。而電影中攝影館的老伯,則代表著另一種態度或美學,選擇讓自己沉醉在往昔的時光裡,並守護著自己所堅持的價值。仍要讚一下的,是日本編劇的舉重若輕和電影配樂的似有還冇,令人輕易入局,並跟隨著主角溜進往昔的美好時光裡……。值得再三細味與品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
1:有興趣可參閱站長於
2005年2月22日對此片所寫的第一度影評。
標籤: 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