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

《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 (電影)

這部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出生及成長的女性漫畫家瑪加妮.薩特拉比(Marjane Satrapi)第一身、半傳記式敘事觀點為本,以伊朗(中東地區)及世界歷史事件順序與「集體回憶」為副的卡通電影製作,令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情節環繞原作者個人成長的點滴,並伴以對身邊人和事、愛情、家庭的看法,與及對伊朗及世界政治、宗教、文化的揶揄。全片沒有說教與強烈批判的痕跡,卻有令人回味三的苦澀味。原作者對自己的真正文化所屬,也許感到懷疑與迷惘;對西方的一切,或許似近還遠。然而,她對生命的真誠卻能燒起熱火,並感動身旁的人。電影別豎一幟的卡通畫面,與及黑白淡彩的交替運用,應記一功。本片是文化研究的活教材,也是生命成長的真實記錄。

預告片段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oxfnEz-EPw

原作漫畫的介紹 -
http://allaboutcomics.blogspot.com/2005/08/blog-post.html

標籤:

2007年12月25日星期二

《破事兒》 (電影)

推介點:

看彭浩翔電影,從來就是一種天馬行空式的享受。祇要不帶些無謂的道德,不介意較粗鄙的對白,懂得享受煞有介事的敘事模式,和盡情欣賞那些意淫與情色的畫面,觀眾就自然能夠從他的電影裡獲得一些啟發。而如果說,杜琪峰、徐克、林嶺東、王家衛、陳可辛等已經是國際性大品牌,那麼,彭氏兄弟與彭浩翔三位,就是代表「另類電影」的新勢力。彭浩翔的聰明與刁鑽,早已不用懷疑。而他的低下階層與賤男格局取向,亦真的祇此一家。(若有人以「平胸主義」去描述馬偉豪的電影,那麼用「賤男主義」去形容彭浩翔,應該無人有異議。)但與彭浩翔之前的電影比較,《破事兒》仍是有其特色的。七個故事的主線,雖然大部分都屬無聊的話題,而且留白的部分亦甚多,但每個故事卻仍能勾起觀眾成長的點滴。宣傳語說,一齣電影包含多種元素是假的,但令男觀眾看得開心卻是真的。值得推介。

 

標籤:

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

鬼書友 (電影)

推介點:

在港產片以男性作主導,韓國片以催淚掛帥,日本片以電視劇的模式製作,泰國電影無疑是觀眾的一口清泉,一種「可以接受的另類選擇」。本片表面上以驚嚇作招徠,而內裡實質上販賣的,卻是「友誼、真摯與童真」。雖然看慣此類電影的觀眾,早已清楚知道此類電影的結構與邏輯,然而,本片的處理仍然算是熟練與流暢,而且更有很多令人開懷一笑的情節。值得注意的,是當中有一幕,導演有意或無意向八十年代港產「僵屍」電影致敬的片段。絕對比預期的更好,值得一看。

 

標籤:

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

《投名狀》 (電影)

推介點:

以清末奇案改編再改編,再注入商業元素的鉅製。四位主角的號召力,當然不用置疑;而導演的功力、沉鬱色調的拍攝手法、講究的美術,亦成功地打造了出一齣以「男人視野」為中心的電影。「投名狀」的真正意思,與及原來故事的種種,或許已不用再深究。但本片借它為名,探討戰爭、權力、官場、男人友誼、女人地位、奸詐及正義等課題,卻開拓了一個頗結實的思考空間。究竟戰爭有沒有贏家?受罪的是誰?士兵的生命值多少錢?是甚麼力量把戰爭中的男人變成野獸?權力是否真的會腐化?為官之道是甚麼?男人間的信任從何而來?女人生命的意義是甚麼?以奸詐換取的正義是否可取?而把這些問題放在現代人的框架裡再作思考,又將是另一番景象。李連杰在本片裡的演出,雖然不脫舊框框,也仍值得一讚。劉德華、金城武也好,但卻欠真正的表演機會。徐靜蕾是過眼雲煙,留不下深刻印象。反而,那幾位連觀眾也叫不出名字的「奸官」,相當搶鏡。

標籤:

2007年12月14日星期五

《洛奇:拳王再臨》 (電影)

推介點:

對於在八十年代成長的人來說,洛奇的名字,也許比電影裡所描述的,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對於在九十年代以後才長大的人來說,洛奇所代表的,卻可能是一套代表舊時代的思維。就以「二人對決」的演繹來說,沒有了可加強戰鬥力的「增值卡」、法寶、武器,卻來個拳拳到肉,鮮血淋漓,年齡少過二十的,就可能有點看不慣。更何況,電影內更來個不輕不重的溫情與教訓,父親對兒子的人生曉以大義,這對於作為世界中心的年青人來說,就顯然是「大不敬」了。《洛奇:拳王再臨》絕對沒有新的賣點,一貫的缺乏俊男美女,一貫的以男人為中心,一貫的拍攝方法,一貫的劇情編排,甚至一貫的對決描述。入場的,沒有預期有甚麼驚喜,而史泰龍亦開宗明義地吃老本。祇是,眼看史泰龍與劇中人於人生步入晚年之際,仍然來個「豁出去」的精神,對於在現代社會慣於「征戰沙場」的青壯男士,卻不能不是個神話,也不能不來個佩服。祇是,現實世界卻不是一個靠肉體意志就可以成功的舞台,而真實生活的對手,亦不是一個「可擊倒」的對象。於是,就讓《洛奇》成為年過三十的男人的奮鬥傳奇,而讓電影鏡頭前的拳來拳往,再一次勾起往昔觀眾的生命與集體回憶。

標籤:

《波特小姐》 (電影)

推介點:

沒有俊男美女,沒有神妙的特技效果,甚至沒有扣人心弦的劇情。有的,祇是段段平實的敘述。演員演來輕描淡寫,全片進程亦徐緩而行。雖然沒有驚喜,但銀幕上的光影流轉間,卻令人看得異常的舒服。彼得兔,現在已是超越國界、年代的標誌。而作為牠創作人的「波特小姐」的作品,亦處處流露出簡樸、細膩的溫情,能感動不同年紀的不同種族。看「波特小姐」的生平,就如沐足於清泉,令人心神舒暢。而這部電影的高明處,也許亦在於它的「赤子童心」。

 

標籤:

《門徒》 (電影)

推介點:

正如宣傳稿所言,這是一部雲集現時本地幕前一線男演員的作品。爾冬陞的編劇與導演功夫,全交足了功課。一句:「究竟是空虛可怕,抑或是毒品可怕?」總結了全片。而正如某些影評所說,這是一部沒有真正主角的電影。你說劉德華是主角,可以;你說吳彥祖是主角,可以;你說張靜初是主角,也可以。全片並無傳統的正邪對立場面,反而加入了適當的調味料。間而令人輕鬆發笑,間而令人感官繃緊。演員都是演回已熟練的角色,劇情亦無特別的驚喜。宣傳海報內,看不到半點真正劇情。而與同類舊有作品《旺角黑夜》比較,爾冬陞的敘事能力,明顯較流暢、清晰。近一百分鐘的劇情,雖然沒有太多的浪費,但亦沒有明確的核心勾劃。人物深刻度明顯不足,但鏡頭與劇情的張力卻仍算吸引。明星效益,固然不能不提,但更重要的,自然是這片是為香港市場而拍,而且演員拍攝時說的對白,亦是以廣東話為主。僅此推介。

 

標籤:

《不能說的.秘密》 (電影)

推介點:

能把玄異與愛情元素交疊在一起而不突兀的電影,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經典的,就有《時光倒流七十年》。能把青春愛情符號,比如:校園、單車、雨絲、音樂室等的東西,運用得出神入化的「純愛」電影,亦有很多。遠的不說,近的亦有年前的《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然而,能把自身的號召力,也計算在內。繼而自己度故事,自導自演又成功的,則恐怕祇有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的前半截,彷如一般台劇的複製。幸而更精采的部署,放了在電影的後半截。整部電影的鏡頭取位,尚能發揮電影效果的優勢。而起用桂綸鎂當女主角,取其內斂式漂亮,則是周杰倫平白的高明。至於那幾場鋼琴戲,相信亦令那些懂得音樂的人,看得暢快。時空交錯的電影,永遠不應該問「為甚麼」,但臨完場的一幀相片,卻算是向「大團圓」作一個交代。人總不應該妒忌其他人的。但若要選擇一個人作目標,則周杰倫的「唱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導」,而且成績斐然,會是很多人一個不錯的選擇。筆者喜歡天才,百分百推介這部電影。

 

標籤:

《綁架》 (電影)

推介點:

一部延續羅志良導演緊張風格,與及充分面向國內市場的電影。透過幾場環環互扣的「綁架」橋段,整部電影都瀰漫著緊湊的氣氛與佈局上的張力。而且在編、導、演幾方面,亦算是交足了功課。儘管《綁架》在拍攝時,沒有充分運用電影語言上的優勢,把大部分畫面局促在狹隘的空間內,令人懷疑它是以「電視播放制式」為本的製作。要批評的,先是絕大多數演員都無甚發揮機會,祇單調複已經演慣的角色。(比如:張智霖與官恩娜的位置,就演繹來說,找些三、四線演員來演,可能更好。)其次是林欣的造型,不敢恭維。(那頭金髮,除了礙眼外,我看不出有任何功能。)再次是林嘉欣飛往尼泊爾找人幫手策劃綁架的橋段,無說服力之餘,更似有種族歧視之嫌。最搶鏡的,當然是由頭帶到尾,又笑又哭、又吻又鬧的劉若英。然而,除了她外,其他人的性格塑造都比較平面,形構不了角色間的直正交流。整體滿意,但可進步的空間亦不少。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