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 (電影)
從電影的推廣、宣傳策略看,它吸收了 很多之前成功電影的經驗。
從角色形象設定看,大家亦不難發現它有很多《功夫熊貓》及荷里活多年來成功動畫角色的影子。
從故事橋段及細節安排上看,它先用最普及的中國神話傳說做後盾,然後再用港式電影手法、符號和橋段去舖陳,亦已經絲亳沒有爭議。(當中的精、氣、元、神、符、咒、靈珠、魔丸等概念,中國人固然耳熟能詳,但外國朋友可能祇可以「估估下」。)
從文化消融角度,它融合了中、港、美、日的動漫電影美學與習慣。特別是:大奸角及一眾反派角色的思考佈局和行為模式。
但正如當年李安獲奧斯卡奬時所說:「我是抄的,不過抄得唔似!」的確,「抄得唔似」才是創意的起點,有哪個書法大師不曾臨摹前人的作品,然後才自成一格?「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難道還須多加解釋?
電影感異常強烈,不在電影院內看,感覺應該會有很不一樣。而電影後續,應該是就是「封神之戰」。
不過,最值得欣賞的,還是電影中多番出現的(民族衛生)自嘲和「幽默感」。而擊敗「假仁假義的魔頭」,應該是時下中國人的共同願望。
神魔仙妖之間的距離,一向都似遠還近。而上一輩放開懷抱,拋開自己對世事的「成見」,讓新一代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也值得大家思考。
被天庭收編,是傳統哪吒的「結局」,祇盼望(若有)下次,哪吒還年輕,有自己的自由。
有缺點嗎?有,而且大量。祇說幾個值得改進的地方。萬人空巷的畫面,既有點過份,亦不討好,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再縮短些,應該更好。其次,畫風造型,並未完全一致。雖效果仍不算突兀,但長線來說,值得認真檢討。
不過,總體表現,絕對瑕不掩瑜。支持大家購票入場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