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逆緣 (電影)
真正好的電影,都祇能在標準的放映室裡觀看,才會欣賞到它的「電影性格」。(近期港產片的死因之一,就正是以拍「電視劇集」的取鏡手法去拍所謂「電影」。)而事實上,也祇有在那裡的漆黑一片,觀眾才能真正跟電影裡的主人翁共渡他的精采與失落。據說,《奇幻逆緣》與它的原著故事的編排、敘事方法、甚至時代背景,都有大幅度的修改,唯一不變的,可能僅在於它對主角奇特人生的描述,與及借此道出「人生真相」的意圖。畢彼特的俊美,是電影中的一項特殊吸引力。而巧奪天工的特技,與及能以假亂真的化妝,則是這電影中的催化劑。而導演在《阿甘正傳》的成功後,於本片亦不忘加入「集體回憶」與長篇敘事的懸疑敘事法。所不同的,是《阿甘》加入了大量半真半假的紀錄片段,而《奇幻》就把精神都花在幾位主角的面容變化裡。看此片,令站長想起日本漫畫《人漁森林》及《人漁傷痕》,他們都在述說生命的異樣,與及「不老、不死」的恐怖。而看此片,亦令站長想起荷里活化妝與特技的高明,試問這種電影,在世界其它地方拍得出來嗎?然而,《奇幻逆緣》此片令人最欣賞的,還是它對生命所述說的一種態度,對老、對死、對醜、對美的一種「抽離」演繹,一種懇切非常卻保持距離的關心。比如說,當主角發現愛上了女主角,到她工作地方去找她,但最後卻沒有去積極爭取。而後來,當有了女兒後,他也是選擇離開,而不是留下。而自電影第一幕起的風暴消息,亦能發揮其喻意的效果。主角第一身的旁白,偶爾的金句,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像他說,給你深刻印象的人,你不一定記得他們的名字。他祇記得教他彈網琴的人的一張臉及一身裝扮,卻記不起她的名字……。而間歇性出現的「七次電擊」黑白短片,亦能帶出輕鬆的效果。超過兩個半小時的播映時間,令人祇覺時間過得真快,而不是太長。筆者在此高度推薦。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