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E6%25B5%25B7%25E5%25A0%25B1s.jpg)
《
孔子決戰春秋》這齣電影,毫無疑問是以製作與演員為賣點。所謂「史詩級鉅製」與「國際級演員」,就算內裡橋段新意欠奉,也總能吸納部分捧場客支持。然而,現實的笑話,卻是它在出式上演時,遇上了《
阿凡達》,基於投資至少要「收回成本」的原則,最終要出動官方出手拯救,強行逼對手讓路以保證票房收入。嚴格來說,像
周潤發與
周迅一級的演員,演技實在毋須多說。
周潤發會演,
周迅更會演,祇是不知基於甚麼原因,他們這次的合作,實在沒有太多的火花。劇情算是忠於史實,沒太多沒必要的枝節,甚至連乘機闡述
孔子的思想與內心的部份,也不多。誠如香港民主老手
司徒華所言:
孔子的偉大,不在於他的成功,而在於他一生對理想的堅持。換句話說,要突顯這樣一位在現實生活上「失敗」的人,能著墨及粉飾的地方,算是鳳毛龍角,並不容易發現。而加入戰爭攻防、武打、談判元素及
孔子與
南子間「交手」的橋段,則是明智的商業決定。總括而言,缺點雖明顯,但仍值得一看。
標籤: 孔子、周潤發、周迅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