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3日星期一

低俗喜劇 (電影)

這是彭浩翔事先張揚,強調「真人真事」與及以「香港()口味取向 + 粗口 + 性」作招徠的電影。友人紀陶提醒筆者,觀看時要不忘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上的「口腔期」概念,與及要欣賞彭浩翔不斷嚐試「透過電影與八、九十後溝通」的努力。

然而,於筆者而言,卻更著重電影創作背後所渲洩的「心理怨氣」與「社會荒謬」。要知,若不是時下的香港社會變得如此古怪,《低俗喜劇》的劇本就根本不可能冒出頭來。

以香港「八、九十後」現時的生存處境來看,學歷愈推愈高。大學一畢業,就已經負債纍纍。入職薪酬雖微薄,然而工作的要求卻無止境。升職加薪的機會,微乎其微,但一身兼多職,或間歇性失業的情況,卻非常普遍。試問心裡的鬱結,不透過道道地地的「粗口」,又如何能發洩
出來?況且,喜劇理論亦一早明言,在公眾場合聽到有人大聲說粗口,能讓人有種釋放的感覺,繼而開懷大笑。

而爭取國內投資的一段,除了「性意識的彰顯」與「精神上的自慰」外,也突顯了香港人對國內同胞(暴龍及其手下為代表)的「困惑」與「不滿」。而電影鏡頭前,對女性大脯乳的崇拜(爆炸糖為代表),也流露了香港一眾宅男的「有待慰藉」。祇可惜,人窮志短,不能不「低頭」;而稍有條件的女性,又大都祇會跟從「社會既定的金權遊戲規則」去玩。

戲中戲,著現場技術員暫停攝錄的一場,清楚顯示彭浩翔很了解年輕一代人的思維及「低頭族」開放資訊的模式。而彭浩翔以戲名及電影開始的一段,幾度強調「低俗」,也許亦祇是指出時下所謂「高高在上的正人君子」(鄭教授為代表)的虛偽與「遠離現實」。

整體而言,驚喜雖然不多,男性角度取向,但仍可看到鬼才導演的創意與渾然天成。值得支持!



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QbaiMWSKc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