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物語 〔DVD經典導賞〕
偉大的電影,總是集合幾種以上的美好特質,像《東京物語》,就至少集合了優秀的導演、編劇、演員、攝影師、美術設計與配樂師。導演小津安二郎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和主題;編劇寫出戰後日本一個普通家庭的真實故事與生活的無奈;一眾演員演活了各自的角色;攝影師拍出獨有的敘事角度;美術人員勾劃出日本家居的層次美態;而配樂師則用沉鬱的音符襯托出人生的平淡、失落與無奈。
《東京物語》雖是黑白電影,但它卻秉承了小津安二郎電影充滿燦爛陽光的風格 - 工整、含蓄與和諧。展示及探討人性,卻不強力批判。至於生命的悲情與悶納,不是沒有,但卻祇以陰影的形式,輕輕帶過。
一般而言,除以幽默作主題的電影外,要算家庭倫理電影,最難掌握。太過輕描淡寫,拍不出戲味;過份造作渲染,又會給觀眾「無是生非」的感覺。難得《東京物語》的劇本出奇地簡單,又能以閒話家常式的對白,述說出一個戲味濃郁的故事。
全片以低角度拍攝,佈局工整而具美學層次感。人物角色都有血有肉,而故事情節則扣緊一般人的生活。沒有大奸大惡,也沒有甚麼苦心經營的曲折離奇。一切都濃淡得宜,卻引人入勝。
準確,且恰如其份的對白,是電影最值得欣賞的地方之一。幾位主要角色的性格,通常都能透過幾句對白,就能勾劃出來。而小律安二郎個人對傳統日本男人的心思想法,亦能透過主人翁與其妻子、子女和朋友之間的對白,完整地表述出來。
其他的主要角色,都各自帶出對生命、家庭及親情的訊息,並形造出一組組對比、反差與襯托的效果。主人翁,是第一身的自說自話,對子女充滿期望。其妻子是他的忠實支持者,並飾演著任勞任怨的角色。而他們的幾個子女,就分別代表不同性別、年齡、性格與城鄉生活變奏的代言人。即如:大女兒在語言上,看似刻薄,但實際上,卻祇是其直率性格與生活逼人的二重性所產生的效果。而陣亡次子的遺孀,雖溫婉嫻淑,卻亦不過是個人性格與時代大悲劇的犧牲品。
全片以比喻式語言去說,帶著淡淡日本的綠茶香。入口雖平平無奇,卻是品味生活的佳品。難怪小津安二郎被後人喻為神級大師,而這部《東京物語》則被公認為是日本電影史上的最佳電影,並多次入選英國權威電影雜誌Sight and Sound的「電影史上十大電影」的最佳電影頭五位。
1 則留言:
在香港市面流通的DVD版本,有資深影評人舒淇和舒明作導賞,值得收藏。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